随着不孕不育问题的日益严重,试管婴儿(IVF)技术成为许多家庭实现生育梦想的重要选择。但由于费用昂贵,不少家庭望而却步。近年来,各地逐步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试管婴儿费用进入医保报销的相关情况。
2021年9月,国家医保局首次表态,将指导各地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、安全可靠、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2022年2月,国家医保局进一步明确,将逐步把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。
随后,各地医保部门积极行动,陆续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截至2024年6月1日,上海、浙江、江西、山东、青海、新疆等6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
以上海为例,2024年5月,上海市医保局会同人社、卫健部门印发《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、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》,自6月1日起将"取卵术"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
这12个项目涵盖了辅助生殖所需的大部分技术,包括取卵术、取精术、人工授精、胚胎培养、胚胎移植等。以试管婴儿为例,一代、二代试管婴儿总费用约4万元,三代试管婴儿总费用约6万元,经医保报销后可节省至少60%的费用。
患者经济负担明显减轻
以上海为例,每年可为参保人员减轻负担约9亿元。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,这无疑是一大利好。
促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
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,有助于鼓励生育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
行业收费更加规范
为规范行业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,国家医保局印发了《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(试行)》,将各地原本五花八门的项目分类整合为12项,并指导24个省份将定价方式由市场调节价改为政府指导价。这使得费用更加透明,流程更加规范。
外地参保人员就医更加便利
根据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,外地参保人员来上海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,也可按上海医保目录进行报销,具体报销比例参照参保地政策。
随着更多地区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这一政策将惠及更多有生育需求的家庭。未来,各地医保部门将继续完善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立项和医保支付管理,并加强部门协同,推动基本医疗保险、生育保险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,共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
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报销,是国家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体现。这一政策的实施,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,促进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。未来,随着更多地区的跟进,这一政策将惠及更多家庭,为实现生育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免责声明: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19150062431